首页 药检系统 新闻动态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专题栏目 数据中心 数字平台 农药科学与管理

水稻灌浆期仍需注意防治纹枯病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方雅琴 浏览次数:54

江苏农业科技报 2025-09-19 54

       问:因为栽插密度较大,水稻纹枯病在局部地段发生较重,目前需要补治吗?

       答: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乳熟期病情下降。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导致无法正常抽穗、灌浆,形成瘪粒,甚至引起倒伏和枯孕穗,对产量构成威胁。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期,纹枯病病菌由水稻基部叶鞘侵入,并在株丛间横向扩散,为水平扩展期。孕穗后期至蜡熟前期,病菌从稻株下部向上蔓延,导致茎秆、穗部等部位发病,为垂直扩展期。

       高温高湿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生,栽插密度大的田块郁蔽度高,纹枯病发生会加重。目前我省大面积水稻已进入抽穗灌浆期,此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发生纹枯病后产量会受到影响,严重时整株死亡。上述田块部分地段纹枯病发生较重,应及时用药防治,以免病情扩展造成严重减产。

       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郁蔽,喷雾要将药液送到植株中下部的发病部位,以提高防效。田间建立水层后喷药,药物能在水中二次分布,被植株吸收利用,有利于提高防效。施药后要根据天气和病情,适时排水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

       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因地制宜选用戊唑醇、己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唑类药,肟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以及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氟酰胺、氟唑菌酰胺等药。据农业部门长期监测,在江淮等地,多年前已出现对噻呋酰胺高抗的纹枯病菌群,近年这种抗性菌在江淮等地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不宜单用该药防治纹枯病,特别是在田间纹枯病急性发生时,宜加用井冈霉素等药,以稳定而快速地控制病情。


相关内容 更多>>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