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农药市场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维持上上周走势,市场交投氛围依旧疲软。部分产品由于需求没有支撑,前期涨幅高位的品种出现回落,如阿维菌素、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烯草酮、氯虫苯甲酰胺等;一部分产品因前期库存消化充分,当前库存量处于低位,叠加生产厂家开工率偏低,市场整体供货已呈偏紧态势;另一部分产品则受困于市场供应过剩和终端需求疲软的持续拖累,
2025-09-19
“秋分”将至,麦播在即。当前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略高,降水较为充沛、土壤底墒较足,前茬作物生育进程正常、可以及时收获腾茬,总体利于小麦适期适墒播种。气象部门预计,10月黄淮海等主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对小麦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各地要紧紧围绕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把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推进落实秸秆还田、深翻深耕、精细整地、种子包衣、镇压保墒“五大”措施
入秋以来,西南大部和东北稻区单季稻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间病虫情基本定局;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单季稻处于孕穗抽穗至灌浆成熟期;华南、江南晚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处于孕穗至灌浆期,重大病虫害持续发展,局部地区重发趋势明显。截至9月12日,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6.2亿亩次、同比减少11.5%。结合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寄主条件和未来天气
问:因为栽插密度较大,水稻纹枯病在局部地段发生较重,目前需要补治吗? 答: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乳熟期病情下降。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导致无法正常抽穗、灌浆,形成瘪粒,甚至引起倒伏和枯孕穗,对产量构
1 市场行情监测 本周市场继续淡季盘整,整体成交量较少,询盘清淡;上游企业开工率逐步恢复中,内贸各企业处于新周期产品规划期,少数产品厂家出台备货政策,下游观望,供需博弈中;外贸市场部分产品交投活跃,产品订单陆续交付中;淡旺季备货转换过渡期,市场持续酝酿待交投增量,产业链各环节需密切关注开工率、库存、成本、出口等关键因素,以便灵活应对多样化的市
变局丨中国农药行业的下一个10年 一份影响未来10年农药行业市场格局的“新地图”已经铺开。这并非出自某个咨询机构的推演,而是源自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许世卫研究员在10月中旬即将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上的主旨报告《世界农业展望视角的农药需求变化》。其分析逻辑来自《中国农业十年展望报告》等,历来被誉为农业市场的“风向标”
瑞典计划加强管控全氟烷基物质(PFAS)在农业领域的使用,以应对欧盟在环境健康领域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此前,丹麦已宣布逐步淘汰约20种含PFAS的植保产品,因其可降解为具有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三氟乙酸(TFA),并渗入地下水体系,引发环境和健康担忧。 瑞典化学品监管局预计于本年下半年公布相关策略,目前当地种植者正处于密切关注与等待中。 斯科讷省一位农场主表示,尽管目前已培育出若干
2025年7月15日,FAO官网更新了2023年全球各国/地区农药用量、单位面积农药用量等农药使用数据。 2023年,全球农用农药使用总量为373万吨(折活性成分),比2022年减少了2%,比10年前增加了14%,是1990年的2倍。2023年,全球单位面积农药用量为2.40kg/hm2。 &n
2025-09-16
近期,农药市场整体表现平淡,交投氛围趋于观望。上游生产企业受政策调控影响,开工负荷普遍不高;国内采购多以刚需补货为主,上下游普遍保持谨慎态度;冬季储备采购尚未大规模启动,而外贸市场呈现结构性活跃,部分产品订单持续交付。 原药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化走势,整体进入横盘整理阶段。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
9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介绍我国推进行业治理现代化有关情况。 李乐成表示,近一段时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一道,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非理性竞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